2025 年 11 月 1 日

租房场景升温 花呗、白条杀入“先住后付”市场

【来源:东方财富】

  继“先享后付”“先用后付”之后,消费金融领域再添新场景。

  日前,有头部房屋租赁平台(以下简称“租房平台”)推出“0押金0首付”的租房服务。

  《中国经营报》记者在租房平台中直接搜房源后看到,平台针对合租房屋推出免收取押金,0元入住次月支付房租与服务费的选项。具体提供服务方为花呗与京东白条。据了解,花呗的前述业务目前还处于小范围试点阶段。

  巨头双双入场的背后究竟有何商业逻辑?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从各类信用分覆盖免押租车、租赁电子设备等,到迈入具体生活场景,巨头们在信用支付领域正在开启的新一轮场景竞争。不过,虽然在小额、高频、短周期场景免押已经非常普遍,但在租房这一领域,需更加精准识别租客履约能力以防范相关风险。

  告别“押一付三”

  此次推出的“先住后付”服务可以让用户做到既不用掏现金支付押金也不用立刻支付首月房租。

  那么,“0押金”与“0首付”先住后付是如何实现的?

  根据平台产品说明,在用户在入住时,授权冻结相应的花呗额度,在入住一个月后,从冻结的花呗额度中,将租金的部分支付给租房平台,并在下个月正常进行花呗还款。

  以记者看到的租房平台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合租3居房源为例,其中单间卧室月租为3230元,如果选择授权先住后付服务,包括押金+月服务费(租赁平台收取)+月租金一共7121.10元金额授权,在2025年10月21日入住,可以在11月21日支付首期账单3810元。

  记者了解到,因为用的是预授权冻结额度的能力,实际支付的就是用户的花呗额度。也就是说,用户住两个月后才开始真正付房租的钱。押金部分则是在用户退租时,按照实际所需扣款金额进行支付,所以在租房过程中,用户可以一直不用掏现金付押金。

  在租房平台与花呗一同提供“0押金”与延期一个月支付房租服务的还有京东白条。

  京东科技方面表示,此次推出的“先住后付”服务,是2024年京东白条推出租房“信用免押”服务的再一次升级,可以叠加此前的“无押金”服务。租房由当月“押一付三”变成0元支付拎包入住。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巨头与头部房屋租赁平台合作此类业务,主要考虑有二:一是试图借助具体场景加速消费金融业务渗透,二是在线上用户争夺战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从线下场景进行切入,通过为用户提供多元、便捷的服务以强化用户黏性。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认为,这场看似个人化的租房体验升级,实则折射出互联网巨头在信用支付领域的新一轮竞速。从支付宝芝麻免押渗透多元租赁场景,到微信支付分以“轻场景渗透”快速破圈,再到如今京东白条升级“先住后付”破解租房资金困局,本质是“短期让利换长期生态价值”的战略投资。

  王蓬博认为,头部互联网平台此次动作的核心逻辑,其实是想把自身的金融服务能力,从内部生态体系延伸到外部的日常生活场景中。这一举措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扩大平台的用户基数,同时增强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从用户的实际需求来看,‘先入住后付款’的模式,本质上是将传统租房中‘押一付三’的付款方式,转变为按月结算的现金流调控工具,这一改变大幅降低了年轻人租房的初始门槛。”王蓬博继续表示。

  在他看来,这种对自身金融服务能力的拓展,能帮助长租机构提高客户转化率,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冻结额度保证资金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8年长租公寓陆续资金链断裂后,租房场景的消费贷一直备受风险争议。时隔七年,这一场景在风控措施上有何改进?

  记者从花呗方面了解到,目前的业务模式,并非分期类产品,不存在一次性提前把资金给到租房平台的情况,也不存在利息,而是通过预授权能力,按照租房场景的实际节点,分批将冻结的花呗额度用作支付房租。

  同时,机构通过谨慎选择合作的平台,加强风控,并在过程中限定冻结花呗额度的最长时间和最大冻结金额,来确保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确保资金安全。

  苏筱芮表示,分批将冻结的额度用作支付房租破解了传统预付式消费,尤其是预付式大额消费领域的痛点,与前几年租金贷场景曾经暴雷的历史相比,此举可从源头防范预付资金被场景机构挪作他用,规避信用风险与期限之间的错配,既能够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也能够进一步打造安心的消费环境,推动租房场景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

  王蓬博表示,支付宝依托芝麻信用早期建立场景先发优势,覆盖租车、住宿等广泛领域,强在通用性;微信支付分则借力社交场景实现轻量化破圈,主打高频低额场景;京东白条特点在于深度绑定高价值、长周期的垂直场景,强化用户黏性和消费闭环。

  王蓬博也坦言,前述信用模式对风控提出更高要求,虽然在共享充电宝、共享单车等小额、高频、周期比较短的场景,免押已经非常普遍,但在租房这一领域则需更加精准识别租客履约能力、防范恶意拖欠,并依赖长期行为数据积累进行动态评估。机构必须平衡创新与风险,建立多维度信用画像、实时监控机制以及违约惩戒联动体系。

  在王蓬博看来,信用免押有望向家装分期、教育培训、医美服务等更高金额、更长周期的预付式消费场景延伸。“但从上一个周期的经验来看,每个场景都有其需要根本解决的痛点,如果不能从根本解决,信用免押这类服务就容易成为透支的风投资金来换取短期用户规模的游戏,因为这类场景都有一个共同的难题,随着边界拓展,风险复杂度也同步上升,尤其在信息不对称、服务履约难量化的领域,更需警惕信用滥用与消费者过度负债。”

  苏筱芮同时建议,关于租房类信用支付场景,后续需厘清场景方、资金方、消费者之间的各项权责,尤其当涉及中途退租等特殊问题时,需进一步细化处理规则并提前向消费者进行告知。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