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基金“盲盒”,基民利好来了
【来源:东方财富】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前,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系统性作用被忽视,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屡见不鲜。在多家业内机构看来,这份基础性制度安排从制度设计、内控管理、外部监督等全链条发力,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划定了“业绩标尺”。并且,增强业绩比较基准的明确性和清晰度,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收益预期并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作用
此次《指引》《操作细则》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是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作用。《指引》明确,基准应充分体现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符合基金合同关于投资目标、投资范围等约定;管理人根据业绩比较基准任命具备相关投资研究经验的基金经理,且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化。《操作细则》进一步要求,管理人应确保业绩比较基准能够体现基金产品主要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业绩比较基准要素的设置应当与可投资的主要资产类型相匹配等。
二是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为避免基金出现“风格漂移”等问题,《指引》要求,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由公司管理层对基准选取进行决策;由独立部门负责监测基金投资相对基准的偏离情况等。
《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要求管理人指定独立于投资部门的部门并配备足够的人员,定期对基金偏离业绩比较基准的合理性和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建立合理的风控模型;管理人的合规负责人和合规部门在新产品开发、存量产品变更等环节,对业绩比较基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基金合同约定进行合规审查;管理人建立健全内部问责机制,明确业绩比较基准全流程管理机制中相关人员的履责规范和问责措施。
三是发挥业绩比较基准的评价作用。《指引》明确,管理人应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体现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健全与基金投资收益相挂钩的薪酬管理机制;在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管理人应当加强与业绩比较基准比较,基金长期投资业绩明显低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四是构建围绕基准的良性互动生态。为推动各方归位尽责,《指引》要求,基金托管人应当履行基金合同审核、基金投资风格库复核、权益类基金投资风格稳定性监督等责任;管理人、销售机构展示基金业绩的同时,应当展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现;基金评价评奖机构应当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评价基金投资管理情况的重要依据;规范基金合同、定期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对业绩比较基准的披露内容。
促使投资行为更规范透明
此前业绩比较基准的系统性作用被忽视,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屡见不鲜,催生出“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乱象,严重影响投资者体验。而此次监管提出的基础性、整体性制度安排,将直面当前公募基金市场存在的痛点,解决行业突出问题。
富国基金认为,《指引》分别从制度设计、内控管理、外部监督等全链条发力,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划定了“业绩标尺”,推动行业更精准地衡量投资业绩。而《操作细则》就业绩比较基准的实操落地进一步细化,规范业绩比较基准展示、管理人基准选取、托管人外部监督等机制。
产品层面来看,广发基金认为,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能够明确产品定位,有效防范“风格漂移问题”;同时,有助于构建稳定的投资风格,增强产品业绩的可预期性。
对于基金经理而言,晨星中国认为,《指引》要求基金所选基准必须与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高度匹配,这将促使基金经理减少短期博弈行为,更均衡、稳健地进行资产配置,降低因押注单一赛道产生的风险,致力于获取长期稳定的超额收益。在中金公司看来,这将使基金经理回归投研初心,基于明确的产品定位和投资策略框架,依靠深度的产业研究、严谨的选股逻辑和审慎的风险控制,创造真实的超额收益。
对于基金管理人而言,华夏基金表示,《指引》要求基金公司严格依据产品投资策略设定合理的业绩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这将进一步约束基金实际投资行为与产品策略定位相匹配,更加审慎选取业绩比较基准,并采取措施管理实际投资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偏离,通过将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经理考核相挂钩,建立以长期业绩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促使投资行为更加规范透明。
引导投资者做出理性决策
“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是资管机构的初心。在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王骏看来,《指引》和《操作细则》要求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投资所覆盖的资产类别、标的品种、国别或地区、市场板块以及投资策略等相匹配,将进一步增强业绩比较基准的明确性和清晰度,有助于投资者客观直接了解产品特性,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收益预期并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中金公司认为,投资者可依据自身市场判断,选择与其适配的基准与策略,清晰评估基金经理所提供的管理能力(即超额收益)及其是否稳定持续。这将引导投资者从关注短期净值波动转向关注基金的长期运作与策略执行,规避短期热点追逐、频繁申赎,通过长期持有以实现投资信任改善与投资体验提升,培育健康、理性的长期投资文化与理念。
虽然市场此前预期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将引导主动投资逐步向被动化转型,但在中金公司看来,无论是基准选取(基准要素供选择而非强制,保留差异化选择空间)亦或偏离监控(依据产品类型、投资策略等分设监测指标阈值)细则,足以彰显监管层面重视主动管理灵活操作与主观观点的呵护态度。
同时,伴随财富管理行业由“销售服务”向“买方投顾”转型趋势,中金公司认为,清晰可靠的业绩基准将成为基金筛选、组合构建与动态平衡的核心依据,为其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及有利的业务抓手,进而推动财富管理实现业务转型。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