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偏空 沪胶重返弱势
【来源:东方财富】
沪胶期货2601合约弱势下行,上周五下跌2.65%,至15085元/吨,上周累计跌幅为1.63%。
当前正处于割胶旺季。国内产区海南、云南等地天气条件整体稳定,10月初台风“麦德姆”带来的实际破坏有限,未引发大规模、持续性减产,胶林生产快速恢复。由于胶价处于相对高位,胶农割胶积极性颇高,新胶产量稳步增加。东南亚同样处于全面割胶周期,泰国、印尼、越南等国的产出稳定增长。根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ANRPC)发布的数据,1—8月,成员国产胶量合计达到685.36万吨,较去年同期的678.86万吨增加6.5万吨,增幅为0.96%。其中,泰国产量同比增加3.00%,出口量同比增加7.85%。
青岛港去库速度放缓。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天然及合成橡胶(包括胶乳)累计进口量为611.5万吨,同比增长19.2%。其中,天然橡胶累计进口量为471.72万吨,同比增长19.65%。目前来看,全球主产国的出口流向调整尚未对我国形成实质性影响。青岛港作为国内天然橡胶的重要集散地,其库存变化是市场情绪的“晴雨表”。进入10月,随着新胶的大量上市和进口的集中到港,库存去化节奏放缓,甚至有重新累积的迹象。整体来看,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均对胶价形成较强压制。
轮胎行业需求较弱。国内轮胎行业需求结构性分化且整体疲软。一方面,受制于终端需求的季节性转弱,以及部分企业为应对库存压力而主动调整生产节奏,轮胎行业开工负荷下滑;另一方面,轮胎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销市场面临一定阻力。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当周,国内半钢轮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3.4%,周环比略升0.56个百分点,同比大幅下滑5.90个百分点;全钢轮胎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65.30%,周环比略降0.57个百分点,同比小幅回落3.20个百分点。全钢胎作为与重卡、基建强相关的品种,其需求受房地产和基建项目开工不足的影响将持续弱势,进而抑制全乳胶需求。
总体分析,天然橡胶市场正处于“供应压力高企、需求支撑不足”的格局之中,基本面呈现偏空特征,价格在宏观情绪波动与产业现实的反复博弈下,将继续偏弱震荡。(作者单位:宝城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