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6 日

【来源:期货日报网】

“今年,期货日报主办的第十九届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多了一个特殊的奖项——河南同舟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同舟集团)开设的‘同舟杯’专项奖。该奖项旨在重点传播棉花、花生、红枣期货、期权知识,育人、选人,引领产业企业灵活运用金融工具。”菏泽弘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在棉花圈,同舟集团是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同舟杯”专项奖的设立,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这家棉花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与大格局观。

同舟集团董事长魏刚民表示,目前,公司通过改革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不断促进“人才、资本、资源、市场、平台”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金融化、集团化战略的迭代升级。与此同时,在夯实棉纺产业业务的基础上,公司还不断拓展并构建多品种供应链格局。未来,公司将继续与多方强强联合,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高质量发展。

深耕棉业:

“同舟理念”领航棉花市场新发展

同舟集团总裁黄红雨表示,在我国棉花产业波澜壮阔的发展浪潮中,公司以“专业化、产业化、国际化”为战略基石,历经25年深耕,从单一贸易企业蜕变为集棉花全产业链运营、金融赋能、全球布局于一体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在发展历程中沉淀的“同舟理念”,不仅成为企业稳健前行的核心动力,更在棉花市场中形成了广泛影响力,引领着行业发展新风向。

“棉花产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协作。同舟集团深谙此道,从源头布局到终端服务,构建起覆盖棉花种植、加工、生产、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协同体系,践行‘产业同舟’理念。”黄红雨说。

黄红雨介绍,在原料端,公司深耕核心产区,在新疆多个棉花主产区建立优质生产基地,同时,公司不断深化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市场主体的战略合作,打通优质棉花供应“第一公里”。为整合产业力量,2014年同舟集团牵头组织中原优秀纺织企业,组建了300多万锭产能的“同舟棉花公社”,汇聚工贸企业优势,形成采购合力,促进产销精准对接,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共同应对市场波动,有效提升了区域棉花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在生产端,公司通过收购重组、合资建厂持续完善产业链布局:2004年,收购重组许昌和润纺织、许昌豫中纺织两家企业;2010年,与香港凯威集团共同投资10亿元,在许昌鄢陵打造了占地450亩的纺织服装工业园,涵盖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加工全环节,产品直供沃尔玛、塔吉特等全球商业巨头,实现“从棉田到衣橱”的闭环运营。这种全链条布局,不仅保障了公司供应链稳定,更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让“产业同舟”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

全球布局:

以“国际同舟”拓展市场边界

同舟集团主抓棉花购销业务的副总裁李涛告诉记者,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同舟集团努力践行“国际同舟”理念,通过全球资源整合与合作网络搭建,不断拓展棉花市场的国际边界,成为连接国内外棉花贸易的重要桥梁。

“为整合全球优质棉花资源,公司在海外精准布局,如设立同舟美国公司、印度公司、香港公司,在乌兹别克斯坦、巴西、越南、孟加拉国、澳大利亚等地设立办事处或委托代理机构,实现了国外终端采购与基地建设的双向突破。”李涛表示,一方面,公司从全球主产区直采优质棉花,保障国内棉纺企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公司将货物分销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门对门、点对点”的一站式购销服务,打破地域限制,构建起全球棉花流通网络。

记者在同舟集团调研发现,在国际合作中,同舟集团与全球著名农产品跨国公司、大宗商品交易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既共享全球市场机遇,也共同应对国际棉价波动、贸易政策变化等风险。这种“国际同舟”的合作模式,不仅让同舟集团在全球棉花市场中占据重要席位,更推动我国棉花企业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提升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金融赋能:

以“风险同舟”护航市场稳健运行

棉花价格易受气候、产量、进出口政策、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价格波动往往让涉棉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为此,同舟集团在行业率先探索“金融+实业”融合模式,践行“风险同舟”理念,以金融工具为行业规避风险、稳定经营提供解决方案,成为棉花市场风险管理的“领航者”。

李涛介绍,早在2016年,同舟集团便将期货工具全面嵌入现货贸易,通过趋势套保、基差管理、套利操作等方式,推动交易模式从“价格发现”向“风险管理”升级。公司组建专业的期现及投资交易团队,设立“同舟棉花研究院”,针对棉农、棉花企业、棉纺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市场研发、联合经营、代理购销、融资服务、物流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构建起覆盖采购、生产、销售全链条的纺织原料金融衍生品服务体系。比如:通过基差贸易,公司帮助下游纺纱企业锁定原料成本,在棉价大幅波动时保障企业经营效益稳定;通过引导客户使用场外期权、跨境期货等对冲工具,有效应对国内外市场价格差异与波动的风险。

“作为郑商所服务实体经济产融基地单位,同舟集团积极推动棉花行业利用金融工具。”张国强告诉记者,当前河南有90%的大中型纺纱企业和棉花贸易企业参与棉花期货、期权交易,这背后离不开同舟集团多年来的实践推广与经验分享。

据了解,同舟集团不仅自身通过期货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稳定经营,更通过单独或联合主办各类培训会、典型案例分享会,传递“风险同舟”理念,帮助更多涉棉企业学会用金融工具“穿越周期”,推动整个棉花市场从“被动承受风险”向“主动管理风险”转型。今年,同舟集团已举办了“2025棉花期现结合交流会”“2025中国棉纺织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大会”等活动,邀请业界、学界精英共探期现结合路径。

产学研协同:

以“创新同舟”驱动市场升级

同舟集团深知唯有创新才能破局。黄红雨表示,公司持续践行“创新同舟”理念,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为棉花市场注入新活力,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接待实践团深入调研,分享期现融合实战经验,将“金融赋能”“衍生工具降本增效”等实践成果转化为行业可借鉴的经验。

“我们大力推动金融工具在棉花产业中的普及应用。”同舟集团现货策略部总经理符如建表示,通过梳理期货和期权特性、套保策略及典型案例,公司为行业提供了从价格风险管理到经营利润锁定的综合解决方案,让“金融工具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助推发展的硬核力量”成为行业共识。同时,公司探索“虚拟工厂”等新型运营模式,整合上下游资源,优化生产与供应链效率。公司还依托全球采购网络与市场研发能力,为行业提供精准的市场趋势判断,帮助棉农与涉棉企业根据期货价格信号调整种植、生产、库存计划,实现“以销定产”“以价定策”,让丰产真正转化为丰收。这种“创新同舟”的实践,不仅让同舟集团始终走在行业创新前沿,更带动整个棉花市场向“高效、稳健、可持续”方向升级。

从“产业同舟”筑牢根基,到“国际同舟”拓展边界,再到“风险同舟”护航稳健、“创新同舟”驱动升级,同舟集团的“同舟理念”不仅是对棉花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更是对“共商、共建、共享、共赢”行业生态的积极践行。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同舟集团不仅实现了从“专业贸易”到“金融赋能”的跨越,更成为棉花市场的“领航者”,为我国棉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贡献“同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