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8 日

预期提振 国内外豆价联动上涨

【来源:东方财富】

  10月15日以来,国内外豆系市场涨势显著。

  光大期货分析师侯雪玲介绍,受中国贸易采购预期推动,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走强,攀升至近15个月以来高点,主力合约价格回到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走出年内最为猛烈的一波上涨行情。

  至于豆粕价格的上涨逻辑,侯雪玲认为,一是进口成本抬升,CBOT大豆价格上涨推高了美豆、巴西大豆的进口成本,油厂采购12月及明年1月船期大豆时需兼顾两大市场价格;二是国内油厂盘面榨利修复,加快了采购远期大豆的节奏。

  不过,侯雪玲提醒,当前美豆价格已透支采购预期。从11月5日的升贴水报价来看,美国西岸12月船期报248美分/蒲式耳,高于巴西港口的235美分/蒲式耳,美豆在商业采购中缺乏性价比。

  数据显示,截至11月4日,12月船期大豆采购完成率为38.1%,较一周前提升了15个百分点,其中40%是美豆、60%是巴西大豆。但是,明年1月船期大豆的采购完成率处于个位数,且以美豆为主。对此,侯雪玲认为,后续油厂盘面榨利修复逻辑仍将延续,国内油厂也将持续推进大豆采购。

  从国内期货盘面来看,目前豆系价格呈现近强远弱的格局。对此,南华期货分析师靳晚冬分析称,当前美豆进口关税相较巴西仍偏高,从进口利润角度来看,美豆没有巴西大豆有性价比,因此国内商业买船以采购巴西大豆为主。价格方面,巴西大豆旧作余量有限且报价偏高,加之近期美豆价格攀升,国内豆系价格也将在成本端的影响下抬升。不过,从巴西新作角度来看,该地区产量预期较为乐观,这是远月豆系价格弱势的原因。

  展望后市,侯雪玲认为,美豆将偏强震荡,建议重点关注11月15日凌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11月供需报告,市场预计报告会下调美豆单产、总出口及最终库存数据预期。而南美新作方面,天气无异常,巴西大豆播种虽有落后但在正常范围。国内豆粕走势则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11月大豆压榨量超900万吨,现货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油厂海外采购带来套保压力。

  新湖期货分析师陈燕杰补充道,当前豆粕价格虽受进口成本支撑,但上涨驱动仍不明确,需等待美豆单产下调等新的利多因素。

  在陈燕杰看来,豆油受贸易政策影响有限,主要跟随油脂板块波动。尽管近期油脂市场整体走弱,但豆油价格已处于低位,下跌空间有限。她认为,豆油后续走势需关注中国进口美豆及储备拍卖政策、美国RVO最终方案力度以及印尼棕榈油产量和库存变化。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