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无实质性进展 多晶硅价格涨不动了?
【来源:东方财富】
上周,光伏市场再次传出“收储”消息,但市场反响平平,多晶硅期货价格反而大跌。截至11月7日收盘,多晶硅期货主力2601合约报53215元/吨,周度跌幅为5.51%。
“从5月传‘收储’到现在,市场反复传出平台公司成立的消息,但至今没有官方披露实质性进展。”广发期货分析师纪元菲解释称,随着“收储”消息传播次数增加,此类消息的影响力度也随之减弱。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刘佳奇也表示,此前市场预期行业“收储”将在上周取得明显进展,期货市场也对其进行了计价,但目前并无落地迹象,导致期货盘面回吐溢价,市场逐步回归基本面交易。
更为关键的是,主导期货市场波动的核心因素是现货市场基本面,若相关政策不能驱动现货价格上涨,期货价格的上涨空间也较为有限。据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下称硅业分会)数据,目前,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较弱的基本面暂时支撑不了期货的高升水,因此基差回落快,目前期货升水已从4000元/吨降至约1000元/吨,套保和套利空间大幅收窄。”纪元菲表示,期货盘面升水结构所产生的套保压力,也抑制了期货价格上涨空间。
从基本面来看,当前多晶硅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的局面,缺乏进一步上涨的动力。供应方面,受西南地区枯水期电价成本上升影响,供应收缩预期加强。据硅业分会统计,目前国内在产多晶硅企业共11家,本月内预计有两家头部企业减产检修,总产量预计下降12.4%。需求表现则更弱,数据显示,11月硅片、电池片排产量将下降,光伏装机量同比下降53.75%,行业仍然有累库压力。刘佳奇解释称,虽然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企稳,但主材下游各环节均存在跌价的压力,下游利润收缩同样导致现货需求减少。在此背景下,多晶硅的累库压力也不断增加。数据显示,当前多晶硅库存处于30.1万吨的高位,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没有改变。
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表示,当前多晶硅市场基本面“弱现实”和“收储强预期”的博弈较为激烈。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的市场格局驱动价格下行,“收储”消息则驱动价格上行。“‘收储’事宜目前进入了细节谈判阶段,后期的关键环节在于企业能否拿出资金来注册平台公司。”李祥英认为,如果“收储”资金问题解决,市场需要把“收储”成本计入多晶硅价格中,同时硅料企业对价格也会有更强的把控能力,多晶硅中长期价格走势仍然偏强;但如果“收储”未有实质性进展,多晶硅价格将承压下行。
李祥英认为,在“收储”落地之前,多晶硅价格仍以高位区间震荡为主。刘佳奇也表示,如果“收储”预期无法兑现,那么高库存与弱需求的双重压力将继续限制期货价格的上涨空间。即便“收储”预期能够兑现,也需要关注产能出清规模、收购方式等核心内容。
纪元菲则认为,鉴于当前“收储”未有实质性进展,且多晶硅市场供需双弱,主导现货价格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组件价格以及需求,而多晶硅期货价格或围绕现货价格区间震荡。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