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超168亿元!11支AIC基金为广州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东方财富】
在AIC股权投资试点扩围一周年之际,五大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IC”)在广州的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和直投项目正加速落地。据广州市委金融办消息,一年多以来,已有11支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及市场化债转股基金在广州落地,规模超过168亿元。这些带着“耐心资本”属性的银行系资金,正涌入先进制造、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成为广州撬动产业创新、推动转型升级的“金融引擎”。
AIC跑步入场政策红利释放投资空间
商业银行涉足股权投资被视为红线。而AIC的核心职能之一便是开展股权投资。2021年,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投资、建信投资、交银投资等五大“AIC”在上海试点股权投资试点工作。2024年9月,AIC股权投资试点迎来重大突破: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广州等18个城市,并放宽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表内投资占比由4%提高至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由20%提高至30%。这一政策红利,为AIC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股权投资打开了空间。
试点政策落地即行动,广州迅速抓住机遇,主动对接五大AIC,全力推动试点落地见效。
仅一周时间,工商银行广州分行联合工银投资、广州产投资本、广发信德共同意向发起的广州AIC试点股权投资基金,达成战略签约,合作规模达100亿元。2024年10月,广州举办了五大AIC、五大国有银行驻穗机构与12家省、市、区属投资机构的意向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AIC与广州的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一年多以来,AIC机构展现出多元化的投资策略与差异化服务能力,为广州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其中,工银投资在广州设立6只基金,规模达112亿元,完成包括新锐光掩模、广东导远、万力轮胎、极飞科技等在内的多个项目投资,总投资额近50亿元,占据广州市场半壁江山;农银投资联合广州金控等设立的广州广金千帆启航创业投资基金,成为大湾区首只AIC试点基金,并完成了首单项目投放;建信投资则与广州产投、南粤基金合作设立建源产投南粤基金,采用双GP模式,积极推进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向投资项目储备;交银投资与广州金控、归谷科技园合作设立交融广金归谷基金,采用双GP模式,完成对广东辛孚科技的300万元A+轮融资,支持其在流程工业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深化协同发展,广州打造耐心资本集聚高地
“耐心资本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业内人士直言,AIC 的加速入场,不仅为一级市场带来更多“活水”,缓解了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更给创投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机遇。
AIC为何加速投资广州?“核心源于广州深厚的产业基础、活跃的创投生态、精准的政策支持,以及产业友好、企业友好、企业家友好”三业友好型“的优质营商环境。”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广东省“十五五”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振刚如此认为。
他指出,近年来,广州始终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守“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为资本落地提供了“优质土壤”。为打造耐心资本集聚地和新质生产力高地,广州精心培育风投创投市场,设立1500亿元产投母基金、500亿元创投母基金、100亿元天使母基金,推进设立总规模各2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产业专项基金,构建起”2+N”基金矩阵;打造广州金控、广州产投等一批国有基金平台,拥有私募基金管理人近750家、管理基金规模约5300亿元,为AIC提供充足项目源和合作生态。
同时,广州通过政策创新,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AIC队伍正在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五大AIC”,2025年以来,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招商银行先后获批筹建AIC子公司,邮储银行和民生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也披露了申请AIC牌照的意向。
面对这一趋势,广州已经做好准备。广州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将聚焦与AIC机构深化合作与共赢发展。“一是整合政府投资基金,围绕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针对性强的产业基金群;二是依托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完善常态化对接机制,让资本与项目精准‘牵手’;三是系统梳理推荐优质企业项目,精准匹配股权融资需求;四是做大做强私募基金机构基本盘,加快吸引和培育一批优质私募基金管理人,让‘耐心资本’在广州发挥更大价值。”该负责人具体介绍道。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