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8 日

AI应用时代金融如何支撑未来?善资本、智金融、共生是关键词

【来源:东方财富】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7日电近日,“太湖世界文化论坛·钱塘对话”在杭州举办,论坛邀请了全球金融界的精英与专家学者,围绕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为现代金融发展献计献策。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郑传焮指出,过去我们用资本改变世界,未来我们要用善重塑资本,“资本不该是逐利的工具,而应是文明的燃料——它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滋养多少;不在于扩张多快,而在于共生多远”。

  当前我们面对的不只是资本问题,还有AI时代的挑战。对此,郑传焮表示,人类对“好的财富”的向往,其实殊途同归,就是让财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文明的永续传承。郑传焮提到,‘AI向善’不是技术命题,而是文明修行——让算法有温度,让数据有伦理,让技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蔡昉表示,中国的优势是人工智能应用,有庞大的应用市场、丰富的应用场景。在应用中,AI的双刃剑属性会充分显现。“智能向善”绝非局限于技术研发或开发环节的单一“对齐”,而需贯穿人工智能应用全流程,联动所有参与主体共同对标,其方向选择将直接决定人工智能的整体发展路径。

  蔡昉表示,对中国而言,人工智能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提升生产率打破供给侧层面的增长制约。无论人工智能“对标”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都需要制度环境的支撑,而这一制度环境需要我们通过改革来实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发言中提到,科技、产业与金融彼此独立运行又相互联系,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离不开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支持,金融可以在创新投入、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王一鸣认为,与商业银行贷款相比,股票为主的直接融资更有利于科技与资本的结合。现有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可以加强与风投机构等金融机构合作,对投资机构有意向投资的科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贷款。推动“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王一鸣建议,推动以债务为主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逐步转向以股权为主的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认为,未来5年我国技术先进、功能完善、安全可信的智能化数字金融生态圈将基本形成。一是构成软算力的本土化金融模型和应用软件延伸到小型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全面采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和生产运营系统。二是构成硬算力的国家级、企业级算力中心、数据中心以及核心硬件能够满足本土需求。三是金融智能体和智能金融App覆盖金融应用端和用户端,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链接、专业合规的代理、准确及时的信息、温馨体贴的服务,形成全场景可信任的用户体验。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