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场地有限到全城“热练” | 大长沙·城长记
【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当一座城市将体育写入发展命题,它的答案会是什么?
10月31日晚,贺龙体育场灯火璀璨,在长沙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在毛泽东雄文《体育之研究》的回响中,长沙全民健身的火热图景与城市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全景展现。
时光拉回到1985年,长沙首届体育运动会拉开帷幕。37个代表团、1400名运动员齐聚赛场,观众达10万人次——作为长沙体育事业的开篇之作,首届市运会如同一块基石,奠定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民生基调。
四十载光阴流转,从有限的体育场地到遍布城乡的运动空间,再到全民健身蔚然成风,长沙以持续的投入与坚守,书写着全民体育的传承与跃升,让体育不仅成为竞技的舞台,更成为滋养民生的土壤。
档案里的体育温度
在长沙市档案馆珍藏的史料中,1985年首届市运会的系列档案静静陈列,成为解读长沙体育“民生基因”的一把钥匙。
从组别设置看,首届市运会设置了成年组、中学生组及中老年专项。这种年龄层次的细致划分,打破了竞技体育仅面向专业运动员的局限,为不同年龄段市民提供了参与机会,让体育真正成为跨越年龄界限的全民活动。
田径赛场上的奋力冲刺、球类比赛中的默契配合、中老年组的从容展示,构成了一幅全民体育的生动画卷。
与此同时,首届市运会确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宗旨,并特别评选“精神文明队”,体现出体育精神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度融合。
同年10月15日,长沙市劳动人民体育场(今贺龙体育场),8万名体育爱好者兴高采烈地观看了首届“贺龙杯”足球邀请赛的夺魁之战……自那一年起,星城的体育热情被彻底点燃。
时至今日,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已达43.9%。运动,正成为星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设施升级全民乐享
回望过去,这座城市全民健身格局的演变清晰可见。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健身场地设施上。
“十四五”期间,长沙通过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和新建居住小区体育设施配套等扎实举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由2.28平方米提升到3.42平方米,超越全国平均水平。
场地设施的不断增加,让群众体育运动更加活跃,基本实现了“出门就是运动场,楼下就有健身房”的便民健身圈。
而“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则成为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公里”的生动实践。在咸嘉新村社区广场上,6张崭新的乒乓球台整齐排列,乒乓球在球网两侧来回飞旋。
这里配备了标准球台、遮阳挡雨棚、专业防滑地垫和多盏照明灯。无论晴雨昼夜,居民们都能舒适地畅享锻炼的乐趣。“以前想打乒乓球得跑到几公里外的体育馆,现在下楼就能挥拍,还有教练手把手教,太方便了!”退休居民王大爷高兴地说。
为拓展群众体育场地,长沙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利用高架桥下空间等“金角银边”建设运动场馆。截至2024年底,完成了湘府路大桥(西)、花侯路浏阳河大桥(东)、四方坪清廉主题公园、东风路立交桥等7座桥下空间体育设施建设和改造,惠及周边30余万居民;建成400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实现扫码即练的便捷服务……“15分钟健身圈”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的“金角银边”化作百姓的幸福半径。
长沙体育的民生底色,在青少年体育领域显得格外鲜明。首届市运会设立中学生组,到今天,长沙已构建起完善的“市、区、学校、班级”四级青训体系,长沙的体教融合走过了不断深化的历程。
2024年,长沙圆满承办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打造青少年“三大球”赛事标杆。同年,长沙青少年在竞技赛场创造了辉煌成绩——“三大球”集体项目共夺得全国冠军8次、亚军3次。
赛事为媒全城“热练”
全民健身的普及,离不开丰富的赛事活动作为载体。从1985年首届市运会出发,长沙的体育赛事已发展成为覆盖各领域、各年龄层的多元化体系。
正在火热进行的“湘超”联赛,点燃的不仅是绿茵热情,更是整座城市的全民体育热潮。
近年来,长沙持续打造“国际赛事+本土IP”协同发展模式,以赛事经济激活城市发展动能——举办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樊振东、王楚钦、孙颖莎等奥运冠军齐聚长沙;精心打造全国男子篮球联赛、长沙网球公开赛等金字招牌……这些多层次赛事体系,不仅丰富了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更让长沙体育的体量不断壮大。
当下,长沙体育正迈向全面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化“体教融合”、打造品牌赛事、织密健身设施网络,努力将每一次赛事的“流量”,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持久“能量”。
2025年,长沙铺排200多项国际国内赛事,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营”的模式,争取更多群众喜爱、市场欢迎的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
长沙的实践表明,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是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让体育真正融入百姓生活。
今天,当晨光初现,遍布城市的健身步道已满是晨练的市民;当华灯初上,社区健身房和广场上随处可见运动的身影。从一场赛事到全民健身,长沙体育走过的四十年,是一条鲜明的民生主线。
在长沙,体育早已不再是赛场上的竞技,它已深入城市的肌理,化作民生画卷中温暖而坚实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