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豆:产区“涨”声不降
【来源:粮信网】
11月以来,国内大豆市场持续低迷,贸易商收粮难,卖粮难;农户观望情绪继续:想卖粮,但价格却一直不理想,所以农户挺价惜售,仍在期待价格的回升。国内进口大豆由于货源紧张,新一批到港尚未到港,对国内大豆的影响不算大,可后续进口大豆到港量也不小,进而会给国内大豆造成一定的冲击。豆价负重前行,业内等待利好注入。
销区需求平平购销双难
自新豆上市以来,19月销区采购东北豆积极性偏高,主要由于今年南方产区受灾粮质偏差,但进入11月采购东北豆积极性放缓,因鉴于地理位置及豆价原因,销区观望气氛较浓,当前市场消化速度较往年同期偏缓,叠加各地新豆豆源充足,市场需求表现平平。今年东北大豆的质量好,这样的优势被南方市场慢慢认可,南方一些批发市场以销售东北大豆为主,但由于市场需求不佳,豆源消耗缓慢,未能推升东北大豆行情。安徽、河南、江苏等地区,当地豆源消耗较慢,贸易商通常手里会有很多类型豆源,以便满足各种豆制品需求。虽然北方已进入寒冬,蔬菜减少,但南方地区低廉的蔬菜以及肉、蛋、禽产品,仍挤占了居民和各类食堂的豆制品需求。预计豆制品需求好转还需一定时日。不过后期豆制品需求或会有些起色,但进入寒假阶段,集团性消费减少,所以一增一减,需求好转难度仍较大。
进口豆尚未到港,国产豆尚有缺口?
11月以来,下游采购积极性减弱,前期下游市场采购偏多,上下游贸易商基本处于满库状态,上下游相对饱和,叠加当前市场消化速度较往年同期偏缓。受国际关系影响,今年下游蛋白厂开机率下降,出口订单减少,需求明显下降,库存量增加。要消耗今年如此过盛的低质豆源,还远远不够,所以当前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基本形成。如果后期进口大豆大量进入市场,价格、运距优势明显,东北低蛋白新豆后期市场价格堪忧。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国内油厂尚有缺口,进口豆源或分散掉一部分市场需求。预计后期市场形势将会改变,供需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综上所述,进口大豆尚未到港,短期内对我国新豆价格影响偏小,受粮库底价支撑,价格难以出现大跌。今年大豆市场形势比较严峻,行情可谓是难上加难,但贸易商和豆农仍要调整心态,相信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对大豆市场进行调控的。后续建议贸易商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收随走,谨慎购销,及时锁定利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