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初心不改,欧阳华初将“学雷锋,做雷锋”融入血脉
【来源:长沙晚报】
人物名片
欧阳华初
原沈阳军区“雷锋连”第15任指导员,长沙市教育局原纪委书记,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团、长沙市老兵宣讲团、长沙市志愿者宣讲团宣讲员,长沙市情系三湘雷锋精神传播中心党支部书记,当代雷锋庄仕华志愿服务团长沙分团团长。获湖南省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长沙市“优秀五老金牌讲师”、长沙市“最美五老红志愿者”等荣誉。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朝晖
“雷锋从小是个‘好孩子’,上学后是学校里的‘好学生’,下田是个‘好农民’,参加工作后成为‘好工人’,参军后是位‘好战士’……”从参军入伍到退伍转业,再到退休后成为“五老”讲师,欧阳华初始终奔走在“讲好雷锋故事、传播雷锋精神”第一线,39年来初心不改,全心全意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
《雷锋日记》照亮新兵初心
1976年冬天,娄底双峰县青年欧阳华初通过征兵考核,坐着开往东北的铁皮闷罐车抵达了雷锋生前所在团的营区。“在新兵连,我的第一堂课就是参观雷锋事迹展览,听雷锋的录音报告。”指导员还拿出一本《雷锋日记》,勉励他在训练之余好好学习。
“《雷锋日记》带我走进了雷锋的精神世界,我越学心越亮,逐渐找到了奋斗目标和人生方向,决心要干出个样子来。”在雷锋精神的感染下,欧阳华初积极参加军事训练,努力提升文化素质,节假日主动放弃休息,到厕所搞卫生清洁,到菜地除草浇肥,到炊事班帮厨,写稿宣传好人好事,指挥官兵唱歌拉歌,成为连队里“学雷锋,做雷锋”的好战士。
1986年12月,欧阳华初担任“雷锋连”第15任指导员,在军营内外播撒雷锋精神的火种。“60年来,连队晚点名,点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雷锋,特殊日子由全连官兵答到,平时点名由雷锋班班长或雷锋班战士答到,每次这样的点名时刻,作为指导员的我更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做雷锋精神的传人’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了我终生的追求。”
怀揣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欧阳华初走进各地的党政机关、军营、企业、社区、大中小学,宣讲雷锋故事、传播雷锋精神,足迹遍布全国38个大中城市,累计开展事迹报告1150余场。1990年,“雷锋连”被授予“在学雷锋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先进连队标兵”称号,作为指导员的欧阳华初也荣立三等功。
退伍不褪色,持续践行雷锋精神
2001年底,欧阳华初告别了26年的军旅生涯,转业到长沙市教育局工作。“从转业那天起,我就要求自己,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忘自己曾是雷锋连的一个兵,要始终像雷锋那样,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组织把我拧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奉献、发光。”
2012年至2014年,他带领两名干部在望城区乌山镇八曲河村扶贫蹲点。面对设施破旧的村办小学,他当即组织有关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资金改造学校食堂,建起风雨走廊、塑胶跑道和篮球场,为150余名学生定制校服,为教职工配发工装、配齐电脑,将学校建设成了当时望城区硬件设施最好的村小学。修路、植树、提质村办小学、改善村“两委”办公环境……3年时间,他累计协调200余万元投入八曲河村各项建设。扶贫蹲点结束后,他仍然牵挂着村里的父老乡亲。从2012年开始,他组织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连续12年慰问八曲河村困难村民400余户,资助困难学子11人。
退休后,欧阳华初加入了长沙市“五老”金牌讲师团,成为一名讲师。2021年,他发起成立公益组织——长沙市情系三湘雷锋精神传播中心,继续讲好雷锋故事、传播雷锋精神。他还担任了长沙市20多所学校的学雷锋辅导员,引领鼓舞更多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累计宣讲雷锋故事近300场,参加公益志愿服务500多个小时。
“走到哪里,就把雷锋精神传播到哪里。”这不仅是欧阳华初自己的人生信条,也逐渐成了他的家风。业委会选举、小区水改、邻里活动……大事小事都有欧阳华初及家人的身影:妻子是小区里大家公认的“热心人”;孙子在学校积极朗诵雷锋诗歌、讲述雷锋故事,并参加了电影短剧少年雷锋《庚伢子》的拍摄,是一名积极向上的“雷小锋”。
“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雷锋日记》的话语传递着跨越时空的奋进力量,照亮了欧阳华初几十年如一日的志愿征途。他说:“今年我的目标是至少完成40场公益宣讲,下半年准备去怀化、娄底等地的学校,继续讲好雷锋故事,同时聚力资助当地的困难学生。雷锋精神激励我青年有志、中年有为、晚年有乐,这股精神力量,我会一直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