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企业风险管理的“法宝”
【来源:期货日报网】
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工业硅作为支撑高端制造的关键基础资源,其产业链枢纽地位与战略价值持续抬升,不仅深度嵌入光伏新能源、有机硅、铝合金等高端制造核心环节,更成为衔接传统工业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纽带。而近年来,工业硅产能快速扩张,叠加原料价格波动加大、产业政策动态调整、国际贸易摩擦反复,其价格形成机制日趋复杂,相关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大。
当前,工业硅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与市场格局重构阶段,金融衍生品凭借精准的风险管理、灵活的对冲设计等优势,为工业硅相关企业提供了管理风险的多种模式。本文聚焦金融衍生工具在工业硅相关企业经营中的具体应用场景与实操路径,深入剖析其在价格风险对冲、采购成本优化、库存价值管理等环节的价值,以期为企业有效应对市场风险、提升经营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工业硅下游磨粉企业普遍采用两种采销模式,分别是先接单后采购和先采购后接单。
工业硅价格处于上涨通道时,先接单后采购模式往往会压缩企业生产利润,甚至造成订单亏损。这就需要企业通过期货市场锁定采购价格,进而锁定生产利润。工业硅价格处于下跌通道时,企业根据在手订单向期现商采购即可,价格波动风险较小,仅为基差波动风险,若搭配期权工具,可进一步优化采购成本。
以下通过场景假设,来模拟企业运用工业硅期货及期权的套保效果。
2025年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成为国家层面给出的“反内卷”政策新信号。7月3日工信部主持召开的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明确,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之后,多晶硅生产企业纷纷响应,多晶硅现货价格随之大幅反弹。在多晶硅市场情绪带动、西北大厂突发减产的现实下,工业硅期、现市场价格同步上扬。为降低补库成本,工业硅下游磨粉企业运用期权工具降本增效。7月10日,企业在场内期权市场卖出SI2509-P-38500,成交500吨,开仓权利金为181元/吨,计划持有到期。
表为套保最终效果(单位:元/吨)
工业硅磨粉企业深陷利润微薄困境。原料价格受供需、政策等因素影响波动加大,加工环节技术门槛低、竞争激烈,企业既难将成本压力向下传导,又因产品同质化缺乏议价能力,叠加库存减值、资金占用等风险,盈利空间持续被压缩。在此背景下,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成为破局关键——通过期货套保锁定原料采购成本与成品销售价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借助期权工具以有限权利金覆盖价格下行风险,同时保留上行收益机会,进而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最终助力企业稳健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时,要深度结合自身经营特性,以审慎态度构建策略体系,并在具备专业资质的金融机构指导下开展实操,从而为企业稳健运营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展望未来,金融衍生工具在工业硅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并成为驱动企业优化风险管理、提升资源配置能力的核心力量,促使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时代浪潮中抢占发展先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