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9 日

巨头宣布:裁员1.6万人,其中1.2万是白领,新任CEO:树立绩效导向思维,前任CEO因与直接下属谈恋爱被解雇

【来源:虎嗅网】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雀巢高层调整,CEO、董事长接连换人。新CEO临危受命,接手正处于变革关键期的雀巢。在此背景下,其三季报表现备受市场关注。

10月16日,雀巢集团披露第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雀巢集团实现销售额658.69亿瑞士法郎,有机增长率为3.3%,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0.6%,定价贡献率为2.8%。第三季度的有机增长率为4.3%,实际内部增长率为1.5%。从财报数据来看,第三季度的业绩正在回暖,不过大中华区的业绩还未步入回暖阶段,还在拖累集团增长。

此次财报业绩会,也是新任CEO费耐睿首次以该身份面向分析师和投资者。上任一月有余,费耐睿也在逐渐理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规划。在财报披露的同时,雀巢集团宣布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削减约1.6万个岗位,这也是他所提出的四大优先事项的一部分。

在财报业绩会及官网最新公布的采访短片中,费耐睿不断强调和阐释其管理理念,“拒绝市场份额流失”“树立绩效导向的思维模式”“透明度”“紧迫感”等成为了其频繁提及的关键词。

9月2日,雀巢中国发布消息称,雀巢集团董事会于2025年9月1日宣布,Philipp Navratil被任命为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CEO),接替被解雇的傅乐宏(Laurent Freixe),立即生效。傅乐宏的离任源于一项调查。据称,调查发现他与直接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爱关系,违反了雀巢的《商业行为准则》。

业绩整体回暖

但在中国市场表现仍疲软

从股价表现来看,雀巢交出的这份三季报成绩单是令市场满意的。美东时间10月16日开盘,雀巢股价上涨8%,创下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单日涨幅,截至收盘股价涨超9%。

相较于去年同期,雀巢集团的销售额仍有小幅下滑,但有机增长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3个百分点。“其中,0.6个百分点来自我们优先考虑的增加投资领域的加速增长,0.4个百分点来自我们18个表现不佳的关键领域的增长改善。”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费耐睿在财报业绩会上称,“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是有效的。”

分品类来看,咖啡和糖果业务是有机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分地区来看,所有大区都贡献了正向有机增长,新兴市场的有机增长率要更高一些,为5.2%,发达市场则是2.1%;分渠道来看,电商销售实现了13.2%的有机增长,居家外渠道的有机增长率为6.2%。

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继续成为了雀巢集团业绩增长的一个拖累。雀巢集团坦言:“大中华区的业绩下滑依旧对集团形成拖累,对第三季度的有机增长率和内部实际增长率分别造成了0.8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的影响。”

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在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为-6.1%,其中实际内部增长率为-2.9%,定价贡献率为-3.2%;第三季度大中华区有机增长率为-10.4%。雀巢集团首席财务官Anna Manz在财报业绩会上称:“在大中华区,由于我们减少了贸易库存水平并把重点转移到拉动消费者需求上,第三季度的有机增长下降与第二季度类似。”

但雀巢也强调,目前大中华区新管理团队已就位,且正在执行计划改变并提升该市场的业务表现。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大中华区变更了一号位负责人、咖啡业务负责人、财务与控制负责人以及研发总经理。

CEO回应裁员:

让公司更敏捷,树立绩效导向思维

在三季报披露的同时,这家食品巨头还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削减约1.6万个岗位,将涉及约1.2万个白领职位,覆盖所有职能和地区,另有约4000个岗位在生产与供应链领域。

“以往,我们选择不对此保持完全透明。但如今,我想坦诚相告。世界正在发生变化,雀巢必须加快变革步伐。”费耐睿在财报业绩会上回应称,人员调整是为了让公司行动更快、反应更敏捷、决策更果断。在他看来,规模和广度为雀巢带来了优势,但也会带来复杂性,从而降低效率。

而即使是暂时免于被裁员的雀巢员工,可能也会面临更强大的紧迫感。费耐睿在财报业绩会上不断强调“绩效文化”。他表示:“我们正在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全面树立绩效导向的思维模式,拒绝市场份额的流失,并让优胜者得到奖励。”

在他看来,绩效文化意味着所有员工都基于统一的关键绩效指标来进行评估。“我们将在公司内部推动这一举措,届时,孰优孰劣将一目了然。而绩效文化的一部分,正是要确保优胜者留下,劣汰者出局。”

无论是削减人员还是绩效文化,更直接来说是为了提高人效,降低成本。雀巢表示,此次裁员的影响是到2027年底,预计每年可节约10亿瑞士法郎,同时裁员产生的相关费用预计为20亿瑞士法郎。

对于雀巢集团而言,近一年是动荡的一年,高层频繁更迭,业务架构调整,大区数量精简,前任CEO傅乐宏上任仅一年就因为“未公开的办公室恋情”被突然解雇,前董事长保罗·薄凯提前卸任。现任CEO费耐睿在上个月初接任,董事长Pablo Isla则在10月初刚刚上任。如今动荡也随着裁员计划和绩效文化实施逐渐“蔓延”到了雀巢内部的每一位员工。

改变“接受市场份额流失”文化

事实上,Pablo Isla接任董事长的时间只是比计划早了半年多的时间,而费耐睿接任CEO的时间则要比计划提前了更久。“说实话,我们未曾预料会面临当前局面,这个时间点确实比预期更早。”Anna Manz在2025年巴克莱全球消费品行业大会上谈及集团CEO交替时透露。

交到费耐睿手上的雀巢,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期。此次财报业绩会,也是费耐睿上任后首次面对分析师和投资者。市场也在关注这位新CEO有哪些新的想法。在财报业绩会上,费耐睿也阐释了其目前的四大优先事项,包括实际内部增长率主导的增长、盈利的投资组合、绩效文化以及转型与效率,转型和效率也包括削减人员。

有分析师在财报业绩会上犀利提问费耐睿:其向董事会争取CEO岗位时提出的竞争力是什么?费耐睿表示,其在雀巢已工作24年的时间,但仍然能够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大家可以期待我的透明、担当,还可以期待我会在公司内推动一种紧迫感,也会看到我把竞争力带回来,重燃对品牌的热爱。”

在此次财报披露的同时,雀巢官网还更新了一则费耐睿的采访短片,回应这些疑问。在这则短片中,费耐睿提到了雀巢未来需要提升的几个方面,一是在消费者洞察和营销方面的能力质量还有提升空间,二是需要改变“接受市场份额流失”的文化。

费耐睿曾领导墨西哥的咖啡和饮料业务,加强了雀巢咖啡品牌。他在采访短片中表示:“我在墨西哥期间,真正学到的一点是——市场份额至关重要。我们绝不能接受失去市场份额,我们必须战斗。我认为这是一种心态。”在谈及集团变革方向时,他举例称,我们曾有一种接受市场份额流失的文化,这需要改变,这是不可接受的。

显然,削减人员仅仅是这位新上任CEO打响的第一枪,其管理和改革理念还将逐步渗透进百年雀巢的血液里,至于结果是否会符合市场期待还需拭目以待。

(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