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22 日

算力之光点亮千行百业!看华为如何用”数字底座”撬动湖南智变

【来源:长沙晚报网】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2025世界计算大会期间,华为聚焦算力基础设施创新突破进行了两场(基石篇与行业篇)专题活动,与会嘉宾围绕算力前沿技术、创新突破与生态共建等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如何以领先的AI算力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连日来,记者跟随这场盛会,走进各大典型应用现场及算力创新成果展区,在这场算力基础设施迭代、产业升级、人才培养齐头并进的鲜活实践中,探访人工智能时代的算力“脉动”。

  携手湖南共推算力基础设施迭代

  近年来,湖南牢牢抓住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持续强化“三力支撑”,一体推进“四算布局”,打造了一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了一条具有影响力的技术路线,推出了一批国产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产品。

  “我们始终聚焦计算创新,计算创新是算力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生态开源开放,是产业共荣共生的必由之路;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础,则是实现数字科技自立自强、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2025世界计算大会期间,华为湖南总经理詹德生表示,下一步,华为将依托湖南在先进计算、音视频、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基础和优势,与湖南同心同力,推动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创新迭代,让算力之光照亮更多行业。

  活动期间,湖南省机场管理集团与华为联合创新课题、《长沙市智慧视觉体系和视频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发展报告》《爱尔眼科&华为AI战略白皮书》依次发布;长沙工业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分别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主题演讲环节,华为中国政企解决方案副总裁董伟嗣聚焦“华为以领先的数智基础设施,赋能新质生产力跃升”进行主题演讲。随后,来自长沙市国链安全可靠计算机产业促进中心、湖南省气象台、湘潭钢铁集团、国网湖南信通公司、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等部门和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各自细分领域展开了分享。

  算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驱动创新的暖流。在“计算筑基 智创未来的”专题展区内,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工厂的智能调控,从金融的高效服务到助力科研加速创新,涵盖昇腾超节点、鲲鹏超节点、鲲鹏产业、昇腾产业、华为云等多个计算领域的最新成果得到集中展现。

算力成果展示现场吸引众多观众。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华为在湖南的实践正是以根技术为基础,以算力为底座,同时以场景为牵引,与湖南的优势产业相结合,共同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华为湖南政企总经理朱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华为在长沙与各大重点实验室,以及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不断深化科研合作,协同推动技术、场景落地与产业协同。

  今年9月,鸿蒙生态(长沙)创新中心落地长沙,成为全国第四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定位为鸿蒙生态技术展示、成果转化与产业合作的核心枢纽。今后,该创新中心将通过联动本地资源与生态伙伴,在湖南加快落地“鸿蒙生态湘品湘用”示范场景、“政产学研用金”应用生态,打造中部地区鸿蒙生态创新高地与数字经济转型核心引擎。

  累计培育超2万名数字人才

  戴上VR眼镜,握住手柄,向上做挂钩、攀岩等动作,呈现的景致仿佛让人置身通信塔安装现场……这是记者在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见到的华为5G STAR超仿真模拟实训教学的场景之一。

  2023年,由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长沙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建的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投入使用,通过联动华为上下游生态链企业,开展“算力+场景”实训体系,构建了“培训-认证-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里,学员们正在参加培训。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基地不仅聚焦人工智能、5G信息通信、鸿蒙等前沿领域,更将人才培育与城市产业升级进行了深度绑定。“培训有数据标注、训练模型、人机交互等内容,非常实用,满满都是干货。”曾参加华为数字技能人才A1-27期培训班的李海岸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在华为ICT大赛2023-2024全球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

  截至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培养超2万名数字人才,完成1.8万余人次职业技能等级认证,76%的就业率直接为长沙数字文化产业等领域注入鲜活动能,成为推动“数字长沙” 建设从蓝图走向现实的核心人才支撑。

  “这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实战为核心的模式,既解决了应届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更探索出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新路径。”长沙市数字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负责人、长沙市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执行校长陈波表示,接下来,基地将持续拓展实训资源与培训领域,致力于将“长沙经验”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